
LYRZB-3000变压器绕组变形计量装置技术规范概述
变压器设计制造完成后,其内部结构和各项参数(Ci,Li, Ri)都固定了,因此每个线圈的频域响应也随之确定,正常绕组的变压器,其三相频域响应曲线应该相差不大。
当变压器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匝间、相间短路,在运行中出现短路或其他故障因电磁拉力造成线圈移位,在运输过程中发送碰撞造成线圈相对移位,这些因素都会使变压器分布参数发生变化,其频域响应也发生变化,根据频域响应曲线即可判断变压器的变形程度。
基于以上思想和先进的测量技术,本公司设计了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该仪器能准确绘制各相频域响应曲线,通过测量曲线的横向、纵向对比,可以非常准确的判断变压器的变形程度。
4,本仪器符合DL/T911 2004《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标准。
LYRZB-3000变压器绕组变形计量装置技术规范技术特点
采用先进的DDS扫频技术。
采用高速,高集成化微处理器设计。
双通道16位AD采样。
自带高亮度7寸彩色触摸屏,亮度可调。
自带热敏打印机,可随时打印数据,打印浓度可调。
可以保存120组测量数据,可随时查阅数据或上传至PC机。
有强大的上位机软件,支持上传数据、联机测试、分析、打印和生成word文档。
采用USB2.0接口。
主机尺寸:31cmX15cmX15cm。
主机重量: 4.0KG。
工作电源:AC220V±10%,(50±1)HZ 。
工作环境:-10℃~50℃ 湿度<90% 无结露。
LYRZB-3000变压器绕组变形计量装置技术规范技术参数
设置两种不同的扫描方式: 线性扫描,分段扫描。
线性扫描:0.5KHZ-1MHZ 分辨率0.5KHZ 2000扫描点
分段扫描:50HZ-100HZ 分辨率 2HZ 25 点
100HZ-1KHZ 分辨率 20HZ 45 点
1KHZ -10KHZ 分辨率 50HZ 180点
10KHZ-100KHZ 分辨率 0.2KHZ 450点
100KHZ – 500KHZ 分辨率 0.5KHZ 800点
500KHZ – 1000KHZ 分辨率 1KHZ 500点
幅值测量范围:(-100dB) - (+20dB)
幅值测量精度:0.1dB
扫描频率精度:小于0.01%
信号输入阻抗:大于1M Ω
信号输出阻抗:50 Ω
同相测试重复率:99.5%
LYRZB-3000变压器绕组变形计量装置技术规范仪器接口、界面介绍
下图为仪器俯视图,左侧为打印机,右侧为触摸显示屏,打印浓度和亮度可以在“仪器设置”里面调节。
图2为仪器左侧面示意图,接线方式见附录I;USB2.0用于连接PC机,**使用USB2.0需要安装硬件驱动,安装驱动的方法参见附录I。图3为交流220V电源插座和电源开关。
开机约2秒后进入图4所示主界面。 点击该页面中的任一按钮,将会跳转到相应的页面。
“试 验”----------图8
“历史数据”--------图13
“PC通讯”----------图16
“格式化存储器”--图7
“仪器设置”-------图5
其中“仪器校验”按钮对用户无效,该按钮是生产厂家为了方便对仪器进行校验而设的,仪器出厂时已经由厂家校验完成。
点击亮度显示框左侧降低显示亮度,点击右侧增加显示亮度。
点击浓度显示框左侧降低打印浓度,点击右侧增加打印浓度。
以上各项设置完成后必须点击“确定”按钮, 否则这些设置不会保存。
键盘界面,如图6所示:
1键------回删键 点击该键删除多于的字符
2键------空格键 点击该键输入一个空格
3键------回车键 点击该键返回上一页面
4键------字符键 点击该键输入一个字符
该键盘只能输入小写字符和数字。
格式化存储器界面,如图7所示:
本仪器能保存100组测量数据。
已用空间:当前已经存储的数据组数。
未用空间:空闲的存储空间。
在显示框中输入字符“ok”即可格式化存储器。
格式化存储器后,存储器里面的数据将清空,因此,格式化之前必须将数据上传至PC机,便于以后使用。
试验设置界面,如图8所示:
绕组接线方式选择,常见的有4种,具体的绕组接法参见(附录I)。
高/低压侧选择,表明当前是测量变压器的高压侧还是低压侧。
扫描方式:有线性扫描和分段扫描两种,其中线性扫描的扫描间隔固定为0.5KHZ,分段扫描在不同的段扫描间隔不同,参见技术指标。
变压器编号设置:请输入变压器牌上标注的变压器编号。
已选参数:显示当前所设置的测试参数或默认参数。
测试界面,如图9所示:
该页面只有三个按键:“启动”,“停止”,“返回”
连接好测试连后点击“启动”等待测试完成,在测试过程中点击“停止”将立即停止当前测试,若已有测试数据,则跳转到测试结果界面,如图10所示,若没有测试数据,则跳转到参数设置界面。可以测量3条曲线,对应变压器的3相。
测试结果界面,如图10所示:
该界面显示了测量曲线的条数,白色复选框中的曲线颜色与显示曲线的颜色对应。
若存储器还有可用空间,点击“保存”即可保存当前测试数据,若没有可用空间,将无法保存数据,因此,在测试之前,先进入格式化数据界面中查看是否还有可用存储空间,若没有可用空间,首先上传保存的数据,然后格式化存储器或进入历史数据界面删除某一组数据。
点击“分析”即可横向分析当前测试数据,以判断变压器的变形程度,注意,必须测量3条曲线才能显示分析结果。
点击“打印”即可打印当前测量曲线和分析结果,若在分析之前打印,将不会打印分析结果。
点击“数据”即可查看各测量频率点对应的分贝值。
点击“返回”返回主界面。
数据分析界面,如图11所示:
其中相关系数R(AB,BC)是指,A点注入B点测量的数据 与 B点注入C点测量的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他相关系数依次类推。根据各频段的相关系数判断变压器的变形程度,变形程度分4个等级:正常绕组、轻度变形、明显变形、严重变形,判断方法见(附录II)。
查看曲线各频率点分贝值:如图12所示:
共有40页数据,当前页码显示于页码框中;
点击“<<”回到首页;
点击“>>”回到尾页即第40页;
点击“<”显示前一页;
点击“>”显示后一页;
点击页码框可以输入要显示的页码;
点击“<=”返回上一页。
历史数据显示界面,如图13所示:
点击“打开”然后选择需要打开的数据即可,其他按钮操作与前面介绍一致。
数据目录界面,如图14所示:
所有保存的数据都通过该目录浏览并打开,点击单选按钮,每次只能打开一组数据,每页显示10组数据;
点击“上页”、“下页”可向前向后浏览保存的数据;
点击“删除”将弹出询问对话框,如图15所示,如果点击“是”则删除当前选中的数据,点击否则不会删除选择的数据。
点击“确定”打开选择的数据。
PC通讯界面,如图16所示:
若点击“返回”将结束与PC机的通讯,如果想只有进入该页面后才能进行数据上传和联机操作,
正常通讯,请不要点击该按钮。
LYRZB-3000变压器绕组变形计量装置技术规范上位机软件使用方法
软件界面介绍
本软件只能在32位windows XP 、windows 7系统的 Microsoft .NET framework4.0环境下运行,用户需要首先确定自己所用的系统是否为32位的XP、win7系统,如果是,仍不能打开本软件,需要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4.0,光盘里有安装程序:dotNetFx40_Full_x86_x64.exe。
上位机软件界面如图17所示,本软件设计两个打开数据的按钮,目的是便于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更加可靠的判断变压器的变形程度;
单击“打开数据”或“加载数据”,选择其中一个CVS格式的文件打开,两个按钮打开的数据必须是同一测试频段下的数据,否则会弹出询问对话框,若强制打开,则已经打开的另一组数据将无效。
注意:无论是上传的文件还是本软件新建的文件都自动命名,例如文件名为:0_Y_HV_2013-10-10 15@30_123456.CVS的文件,一个字符0代表线性0.5KHZ-1000KHZ,Y形接线方式,HV高压侧数据,测试时间2013-10-10 15:30,由于文件名不能有“:”,所以用“@”代替“:”,变压器编号123456。
单击“相关参数”显示对应数据组的测试参数,用户可以修改变压器编号、测试人员、试验单位,然后点击保存;
勾选曲线属性复选框则显示对应的曲线,取消选择则对应的曲线不显示;
复选框后面的数字为当前频率点对应的分贝值,双击该分贝值可以更改曲线显示的颜色;
拖动游标粗调滑块和单击游标微调按钮可以精准地指示当前游标对应的频率值,并显示对应的分贝值;
勾选显示游标复选框则显示游标线,否则不显示;
点击线性、对数坐标显示按钮可以来回切换曲线的显示形式;
单击横向或纵向的缩放按钮,可以在不同方向放大或缩写显示的曲线;
首先打开下位机,使其进入PC通讯状态,然后打开上位机软件,若联机成功,在软件的标题栏将显示仪器的ID号;
若联机失败,连接好USB线、使其进入通讯状态后再点击“连接设备”即可。
联机试验
联机成功后,新建一个空白文件,如图18所示,填写测量参数,点击“保存”,文件自动命名并保存到默认目录。
连接好测试线后点击“启动试验”等待测量完成,若在测试过程中点击“停止试验”,将结束当前测量。一个新建文件可以保存3条测试曲线,对应变压器的3相。测试数据自动保存到新建的文件中,无需用户干预;
上传数据
首先使设备进入PC通讯状态,然后点击“上传数据”即可,本软件的状态栏将显示上传数据的进度,上传文件自动命名且自动保存,无需用户干预,注意:不要更改文件名,否则无法正常打开数据。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界面如图19所示;
分析频段设置:分析频段必须为整数,且前面的数必须小于后面的数,图中为默认设置;
设置好分析频段后单击“开始分析”即可显示分析结果;
其中相关系数R(OA,OB)表示,O点注入A点测量的数据与O点注入B点测量的数据的相关系数。
若打开了两组数据,则进行两组数据的纵向分析。
创建word文档和打印数据
创建word文档和打印曲线的内容一致:当前显示的曲线(不包含游标线)和坐标,如果进行了数据分析,还打印分析结果。保存文件名和目录可以自行选择。
注意事项
做完直流电阻试验后不能立即做绕组变形试验;
试验前检查变压器接地状况是否良好,套管线应全部断开;
不可用其他测试线代替本仪器标配的测试线;
仪器应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避免潮湿。
装箱清单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电源线
|
1根
|
3
|
测试线
|
1套
|
4
|
附件包
|
1个
|
5
|
USB线(AA)
|
1根
|
6
|
产品光盘
|
1张
|
7
|
保险管0.5A
|
2个
|
8
|
打印纸(宽)
|
2个
|
9
|
产品使用说明书
|
1份
|
10
|
出厂检验报告
|
1份
|
11
|
合格证
|
1张
|
附录I 变压器常见接线方式
图20为测试线连接示意图, 图21显示了4种常见的接线方式,不同的变压器可能有不同的接线方式,测试时根据变压器标注判断是哪种接线方式。
将有红色标记的电缆线连接红色测试钳,再连接到变压器的测量端;
将没有红色标记的两根电缆线连接至黄色测试钳,再连接到变压器的信号注入端;
黑色测试钳的两根地线分别连接红、黄测试钳的接地端,再将黑色测试钳连接至变压器的接地柱;
将有红色标记的电缆线连接至响应输入端,另外两根电缆线接至激励输出端和参考输入端。
附录II 相关系数分析标准
本仪器或PC软件针对变压器变形程度的分析严格按照DLT/911 2004执行,执行标准如下表所示,仪器对变压器变形程度的分析频段不可选,PC软件对变压器变形程度的分析频段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绕组变形程度
|
相关系数R
|
严重变形
|
RLF<0.6
|
明显变形
|
0.6≤RLF<1.0 或 RMF <0.6
|
轻度变形
|
1.0≤RLF<2.0 或 0.6≤RMF<1.0
|
正常绕组
|
RLF≥2.0且RMF≥1.0且RHF≥0.6
|
注:RLF为低频段(1KHZ-100KHZ) 相关系数
RMF为中频段(100KHZ-600KHZ) 相关系数
RHF为高频段(600KHZ-1000KHZ) 相关系数
|
例如: R(AB,BC)表示A点注入B点测量与B点注入C点测量的相关系数,其他依次类推。
附录III 安装硬件驱动
连接好USB线和电源线,接通电源,进入主界面,点击“PC 通讯”,弹出如图22所示对话框;
选择“是,仅这一次(T)”,单击“下一步”,弹出如图23所示对话框;
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单击“下一步”,弹出一对话框,再次单击“下一步”,弹出如图24所示对话框;
单击“仍然继续”,弹出如图25所示对话框,单击“浏览”,选择光盘的USB driver目录,再单击“确定”;
单击“下一步”等待驱动安装完成。
重 要 提 示
本说明书是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测试仪的说明书,请认真阅读!
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本说明书。
本设备仅能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频响法和阻抗法的测试。
与本设备无关的其他设备不得与本设备共用电源供电端子。
为防止发生电击危险,系统电源需提供可靠接地。
本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试验场地。
变压器铁心必须与外壳可靠接地。测试仪外壳、测量阻抗外壳必须与变压器外壳可靠接地。
本设备的“接地”没有连接正确前,请不要开始测试。
试验前应将被试变压器线端充分放电。
使用前,请先检查测试仪的外观,检查电源开关位置是否在“关”的位置、各接线端子是否正常。
绕组变形测试应在解开变压器所有引线(包括架空线、封闭母线和电缆)的前提下进行,并使这些引线尽可能的远离变压器套管(周围接地体和金属悬浮物需离开变压器套20cm以上),尤其是与封闭母线连接的变压器。
测试时必须正确记录分接开关的位置。频响法测试时,应尽可能将被试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放置在第1分接,特别对有载调压变压器,以获取较全方位的绕组信息。对于无载调压变压器,应保证每次测量在同一分接位置,便于比较。阻抗法测试时,分接开关位置在额定分接。
应保证测量阻抗的接线钳与套管线夹紧密接触。如果套管线夹上有导电膏或锈迹,必须使用砂布或干燥的棉布擦拭干净。
本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得打开与测量无关的其他软件。
本设备采用通用操作系统,有系统中毒和崩溃的可能。
一旦发生系统异常,一般可以通过重新启动软件排除。
本设备不具有防水功能,请勿在雨天露天使用。
本设备不用时放入包装箱,包装箱平时至于平放状态。
本设备报废后的处置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或交本公司处置。
用户如在阅读本说明书后仍有疑惑,请直接与本公司售后服务部门联系。
一 系统简介
LYBR-VI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测试仪具有频率响应法和低电压短路阻抗法两种测试方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电力变压器绕组进行测量,反映变压器的绕组特性,更加准确地分析、诊断绕组变形情况。频响法和阻抗法两种设备合成,节省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测试仪(频率响应法)用于测试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及其它特殊用途的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在运行或者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各种故障短路电流的冲击或者物理撞击,在短路电流产生的强大电动力作用下,变压器绕组可能失去稳定性,导致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长久变形现象,这样将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按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911-2004采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测量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是通过检测变压器各个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根据幅频响应特性的变化程度,判断变压器绕组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
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测试仪(低电压阻抗法)专门用于测量大中型变压器阻抗特性测试的智能化仪器。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2000] 589 号文件《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15.2条规定:“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出厂和投产前应做低电压短路阻抗测试或用频响法测试绕组变形以保留原始记录。”15.6 中规定:“变压器在遭受近区突发短路后,应做低电压短路阻抗测试或用频响法测试绕组变形,并与原始记录比较,判断变压器无故障后,方可投运。”低电压阻抗测试能准确反应变压器在绕组变形前后阻抗值的变化。测试仪器内部采用电压、电流高精度同步交流采样及FFT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测量数据准确、稳定。该仪器采用三相自动测量或者单相测量方式,将低压侧可靠短接,输入变压器参数后,仪器便可自动测试、自动计算各相阻抗及阻抗误差百分比。测试过程中显示电压电流波形,更加适合现场使用。
本系统由测量部分和分析软件部分组成,分析部分由笔记本电脑完成,测量部分通过USB电缆与笔记本电脑连接。
为方便用户阅读,所有与短路阻抗相关的部分统一编写到说明书每个章节后半部分,在查阅时请注意。
1、主要技术特点
频响法采用扫频法对变压器绕组特性进行测量,不对变压器吊罩、拆装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各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对6kV及以上变压器,准确测量绕组的扭曲、鼓包或移位等变形情况。
频响法测量速度快,对单个绕组测量时间3分钟以内。
频响法频率精度非常高,精度高于0.001% 。
频响法采用数字化频率合成,频率稳定性更高。
频响法采用5000V电压隔离、充分保护测试电脑。
频响法可同时加载 9 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
频响法采用分析软件功能强大,软件、硬件指标满足DL/T911-2004标准。
短路阻抗法不用外接调压源,采用市电AC220V低压电源,便可三相自动测试。自动对变压器的AB、BC、CA高压绕组施加电压,同步采集数据,自动计算出阻抗误差百分比,测试结果非常直观。
短路阻抗法适用于任意大小容量的变压器的阻抗测试。
短路阻抗法测试过程中显示测试电流、测试电压的波形图谱,方便实时监测测试情况。
短路阻抗法具有测量电感的功能。
短路阻抗法具有测量变压器零序阻抗的功能。
采用windows平台,兼容Window 2000/Window XP/Windows7/windows8。
采用数据库保存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的管理简洁方便。
软件管理功能强大,充分考虑现场使用的需要,测量数据自动存盘、自动导出生成Word版测试报告(需安装相应的Office软件)或JPG图片报告,方便用户出测试报告。
软件智能化程度高,在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好之后,只需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完成测量工作。
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分析、存储、报告导出、打印等菜单,只有完成当前一步方自动弹出下一步所需菜单,更加方便。
2、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速度:单相绕组1分钟-3分钟
输出电压:5V~1000V,测试中自动调整
输出阻抗:0-50000Ω
输入阻抗:1MΩ (响应通道内置50Ω匹配电阻)
扫频范围:0.5Hz-10MHz
频率精度: 0.001%
采集通道量化精度:14位
扫频方式:线性或对数,扫频间隔和点数可任意设置
曲线显示:幅频曲线(相频曲线)
测量动态范围宽:-120dB~20dB
供电电压:AC0-220V±10%
阻抗法测试电流:0-100A
阻抗法频率:50Hz/60Hz
二合一主机重量: 4.5 kg
二 准备工作
注:使用说明书中涉及计算机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不在本使用说明书中,请参考相关的计算机书籍。
注:使用说明书中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Windows7操作系统为基础,其他Windows系统的操作与Windows 7操作的差别不在本使用说明书之内,请参考相关的计算机书籍。
三 试验接线
3.1面板介绍
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测试仪的面板如图1所示。
前面板:
1、过载开关 2、电源开关
3、A相电流接线柱 4、A相电压接线柱
5、B相电流接线柱 6、B相电压接线柱
7、C相电流接线柱 8、C相电压接线柱
9、响应端BNC接头 10、输入端BNC接头
11、激励端BNC接头(用于外接监控示波器,可以不接)
3.2绕组的接线方式(频响法)
绕组变形频率响应测试的扫频信号建议从绕组的末端注入,首端输出,非被试绕组悬空。根据变压器的不同接线组别,绕组变形测试的接线方式也不同。
YN接线
扫频信号输入阻抗接于中性点O,扫频信号输出阻抗分别接在A、B、C上。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将非测量相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上的低阻抗来吸收。如图3所示。
YN接线
Y接线
由于中性点未引出,应按以下方式接线,如图4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A,输出阻抗接在B测试。
输入阻抗接于B,输出阻抗接在C测试。
输入阻抗接于C,输出阻抗接在A测试。
Y接线
内连接△接线
内连接Δ接线绕组的接线方式如图5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c,输出阻抗接在a相,代表a相。
输入阻抗接于a,输出阻抗接在b相,代表b相。
输入阻抗接于b,输出阻抗接在c相,代表c相。
内连接Δ接线
由于内连接Δ接线非测量的两个绕组串联后并联在回路中,理论上说对测试过程是有影响的。如果衰减超过10dB后,则可以认为非测量线圈的影响可以忽略。
外连接Δ接线
如果绕组解开测量的接线方式如图6所示。如果不解开连接,可以看作内连接Δ接线,接线方式如图5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x,输出阻抗接在a相,代表a相。
输入阻抗接于y,输出阻抗接在b相,代表b相。
输入阻抗接于z,输出阻抗接在c相,代表c相。
外连接△接线
外连接Δ接线有平衡绕组的变压器
对于有平衡绕组的变压器,测试时必须解开接地。如图7所示。
平衡绕组接线
3.2绕组的接线方式(短路阻抗法)
先将低压侧可靠短接(建议用截面不少于10平方毫米裸铜线短接),高压侧如下图所示。若为高、中、低三绕组,需做高-低,高-中,中-低。在中-低时,将中压视为高压侧,接法相同。高-中时,将中压视为低压侧,可靠短接。
四 系统测试
4.1启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程序
双击桌面上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图标,启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程序。
启动过程完成后,进入标题为“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主程序界面。(双击屏幕左上角的小图标
,便可切换至桌面。测试过程中请不要点击。)
软件主界面分为7个组成部分:
(A)测试曲线显示区
该区域显示测试曲线,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dB值(幅频测试)或角度值(相频测试)。下方标签包括:
曲线类型标签:用于标识当前所显示的内容是“幅频曲线”还是“相频曲线”。 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两种类型间进行切换(需硬件支持)。
扫描模式标签:用于显示当前扫描模式是线性扫描还是对数扫描,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两种模式间切换。
起始频率标签:用于显示当前的扫描起始频率,点击该标签,可在不同的起始频率间切换。
终止频率标签:用于显示当前的扫描终止频率。
扫描点数标签:用于显示当前扫描的总点数,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不同的点数间切换。
(B)状态显示区
状态显示区显示当前设备的工作状态。
(C)操作区
操作区有开始
和终止
两个按钮,该按钮在测试中会根据使用状态轮流显示,停止状态时显示“start开始”,开始状态时显示“stop停止”。
在按钮下方有当前状态显示标签,用于显示设备当前的状态:
“脱机状态”:计算机工作与脱机状态,只能进行数据读取和打印等功能。
“设备连接”:计算机与设备已经连接,可以进行测试。
“设备断开”:计算机与设备断开,无法进行测试,一般需重新连接并重启软件。
(D)测试参数设置区
D区显示参数设置窗口,该窗口用于设置测试参数,分别可以设置绕组接法、待测绕组类别与编号、扫描终止频率等参数。
(E)曲线描述区
E区显示当前曲线的描述信息,所有标签的颜色代表了与之颜色对应曲线的描述信息。
(F)数据选择区
右上角(F)为数据选择区,测试数据采用分级管理,一个为变电站名称,**级为变压器名称,第三级为变压器的绕组类别和编号,后一层为已经存在数据,数据名称采用“数据类型@测试时间”的方式显示。该部分显示的数据与(A)区所对应的标签内容相配合,当显示为“幅频曲线”时,数据选择区显示幅频曲线的测试结果,当显示为“相频曲线”时,数据选择区显示相频曲线的测试结果。
当显示为“幅频曲线”或“相频曲线”时,点击相应的数据,则测试结果显示在A区中。
功能按钮区(G)
功能按钮区(G)按钮会根据使用功能自动切换,动态显示。
“DSA分析”:用于进行相关性分析。
“SCI 测试”:打开短路阻抗测。
退出系统。
4.2频响法测试
环境与接线确认
系统接线完全按照3.2绕组的接线方式的要求进行。
变压器分接位置调至阻抗大档(一分接)。
周围环境无强电磁和造影干扰。
登录软件
双击桌面上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按钮,系统闪过欢迎界面后,进入测试界面,此时,如果设备未连接,系统会提示如下对话框:
当出现以上对话框时,一般是由于设备未连接所致,此时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已经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检查设备电源是否已经打开。
录入信息
如果设备已经连接,则可以进入变压器信息录入界面(如下图),在对应的文本框中输入或选择相应的信息,点击保存按钮,系统进入测试界面。
信息录入时请参照变压器铭牌认真输入,所有的信息将自动与测试结果保存到一起,如果输入错误,可能会对报告内容造成影响。
扫描模式确认与修改
1、选择扫描模式
点击“终止频率”
选择测试的终止频率,系统按照已经设定的扫描参数,自动将参数设置为设定的参数,参数主要包括起始频率、扫描模式、扫描点数,如需进行调整,可以在A区相应的参数标签上进行点击,则自动进行切换(当鼠标指针移动到可以变化的标签上时,标签自动变为绿色)。
2、更改默认信息
如希望重新调整默认设置信息,用鼠标右键点击“终止频率”
按钮,弹出功能菜单,选择“模式设置”,弹出信息设置窗口(如下图),可以对默认扫描信息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重新启动软件,按照调整后的默认信息进行测试。
以上调整用于设置默认信息,信息以“终止频率”的值区分。在实际应用中,一次使用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以后如果没有法规或特殊要求,一般不进行调整。
3、更改扫描参数
扫描参数的更改用于试验需要比较复杂的参数组合时,系统不带记忆功能,软件退出后自动恢复。
在开始扫描前,点击曲线显示区域(A)中的参数标签,可以对除终止频率以外的信息进行更改,更改采用循环调整方式进行。
扫描参数更改适用于单次对测量结果有要求或进行研究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调整。
测试
设置好基本的测试信息后,即可进行频响法的数据测量,点击“START开始”
按钮,系统自动完成频率扫描。在测试过程中,
按钮变成“STOP停止”
按钮,点击该按钮,则停止当前扫描,在测试过程中,在信号曲线显示区“单击”鼠标,则测试过程暂停,再次点击继续进行。
测试完成一相后,改变接线方式,同时改变软件上的设置信息,再次点击
按钮,进行下一相的测量,重复以上的操作,直至完成所有的测量项目。
在试验过程中,鼠标在测试曲线显示区(A)双击,可以打开测试波形显示区,该区域包括波形显示以及输入电压峰峰值(红色)、响应电压峰峰值(黄色)以及放大倍率和横轴时间信息,该信息主要用于信号研究。
4.3相关性分析
在E区中的曲线自动分为三组,1-3为一组,4-6为一组,7-9为一组,每组曲线在组内进行相关性分析。点击“分析”
,系统会在左侧弹出报告显示窗口,该窗口显示目前的测试报告内容,操作者可再次对信息进行确认和录入,点击报告显示窗上的“导出”
,弹出保存对话框,可以对文件名、文件类型和保存路径进行设置。默认结果保存在D盘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报告”中,文件名以“打印报告”+“打印时间”的形式存储。
4.4数据回显
本系统可以对已经存盘的数据进行回显,在F区依次选择电站名称、变压器名称、试验类别与时间、绕组类型与时间,即可将已经完成的测试结果调出。默认显示在一条曲线的位置,随选择结果的递增,数据依次向下显示。当曲线数量到达大时(9条曲线)时,不再递增,此时,可以选择需要替换的曲线,继续进行递增替换。如发现某条曲线不需要进行分析时,可以在曲线描述信息(E)上点击鼠标右键,点击“清空曲线”,则该条曲线自动从分析列表中剔除。
E区中的曲线共分为三组,1-3为一组,4-6为一组,7-9为一组,每组曲线在组内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需要保证用于分析的曲线在同一组别内,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选择好曲线后,点击“分析”
,系统会在左侧弹出报告显示窗口,其余与4.3描述操作一致。
4.5数据保存位置
数据保存到D盘文件夹下,文件夹层级为D:\频响测试结果\电站名称\变压器编号\试验类型与测试时间\相位信息与测试时间.TXT.
文件采用纯文本保存,文件格式为
一行:变压器信息
二行:试验信息
三行:保留
四行:保留
第五行以后为测试数据,数据格式为分贝数α相位角@频率....
4.6报告保存位置
报告保存到D盘文件夹下,文件夹层级为D:\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打印时间.doc或测试报告+打印时间.jpg。
报告可能是WORD文档或者JPG图片,依据在保存时的选项而定。
4.7短路阻抗测试
点击
按钮,打开短路阻抗测试界面。短路阻抗界面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上面是信息录入栏,可以对电站信息和试验信息进行录入,中间是测试曲线显示窗,可以显示测试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曲线,下面是测试结果显示窗,显示测试过程信息和测试结果。
�息设置窗口(如下图),可以对默认扫描信息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重新启动软件,按照调整后的默认信息进行测试。

短路阻抗法测试接线及项目选项方法见下表:
变压器类别
|
测试项目
|
变压器绕组接法
|
绕组接法选项
|
接线图
|
三相变压器
|
短路阻抗
|
Y-d/y
|
三相Y
|
(1)
|
Y-yn
|
(2)
|
D(AZ-BX-CY)-d/y
|
三相△AZ-BX-CY
|
(3)
|
D(AZ-BX-CY)-yn
|
(4)
|
D(AY-BZ-CX)-d/y
|
三相△AZ-BX-CY
|
(3)
|
D(AY-BZ-CX)-yn
|
(4)
|
三相分体
|
三相单测
|
(6)
|
Y-d/y
|
(11)
|
Y-yn
|
(12)
|
零序阻抗
|
D-yn
|
三相零序阻抗
|
(9)
|
YN-yn
|
(7)和(8)
|
YN-d
|
(10)
|
单相变压器
|
短路阻抗
|
--------
|
单项单体
|
(5)
|
|
|
|
|
零序阻抗
|
--------
|
单相零序阻抗
|
(5)
|
连接好短路阻抗测试线后,点击
按钮,开始进行短路阻抗测试,测试完成后,测试结果显示到结果显示窗中,点击
按钮。可以生成测试报告。
五 设备维护
本节提供基本的维护资料,请不要尝试去拆装、更改和维修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5.1基本维护
定期用干净的布擦拭测试仪及其附件的表面。
测试仪应放置在干净、湿度较低的位置,并防止脏污的灰尘进入测试仪内部。仪器不用时放入包装箱,包装箱平时至于平放状态。
5.2维护
由本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
六 订购与服务
6.1仪器主机自出厂之日起一年内,属产品质量问题免费包修;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坏,公司仅收取维修成本费。
6.2公司对产品提供终身维修和技术服务。
6.3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请及时与公司联系,以便为您提供便捷的处理方案。请勿自行拆卸。
附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软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打开电脑,如果已经安装过软件,请先进入c:\program files 文件夹下,选择PTS文件夹,将整个文件夹删除;如为**安装,直接进入第2步
打开安装文件包,双击setup.exe文件,打开安装文件
点击安装界面上的安装按钮,进入安装界面;
安装程序自动完成文件复制,然后弹出对话框,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
确定后,显示驱动安装界面,选择安装,进行下一步安装;
安装完毕后,显示驱动安装成功对话框,如下:
点击确定,然后点击
退出驱动安装。
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安装,
系统显示控件安装成功对话框,选择确定
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安装,
系统显示通讯模块安装程序,界面如下:
如果系统是**安装,则选择下一步直至安装完成。
如果系统已经安装过,会出现一下的安装界面,选择“修复”继续进行安装,直至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系统显示如下对话框,注意,此时选择“否”,不进行计算机重启,
安装系统将自动完成安装,待安装界面自动关闭后,系统安装完成。此时在桌面上会出现可执行文件图标,如下:
至,测试软件安装完成。
本软件需Office2003进行Word文档输出,为配合客户使用,在安装文件包中提供了Office2003试用版的安装文件,仅供参考学习使用。
重 要 提 示
本说明书是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说明书,请认真阅读!
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本说明书。
本设备仅能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频响法的测试。
与本设备无关的其他设备不得与本设备共用电源供电端子。
为防止发生电击危险,系统电源需提供可靠接地。
本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试验场地。
变压器铁心必须与外壳可靠接地。测试仪外壳、测量阻抗外壳必须与变压器外壳可靠接地。
本设备的“接地”没有连接正确前,请不要开始测试。
试验前应将被试变压器线端充分放电。
使用前,请先检查测试仪的外观,检查电源开关位置是否在“关”的位置、各接线端子是否正常。
绕组变形测试应在解开变压器所有引线(包括架空线、封闭母线和电缆)的前提下进行,并使这些引线尽可能的远离变压器套管(周围接地体和金属悬浮物需离开变压器套20cm以上),尤其是与封闭母线连接的变压器。
测试时必须正确记录分接开关的位置。应尽可能将被试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放置在第1分接,特别对有载调压变压器,以获取较全方位的绕组信息。对于无载调压变压器,应保证每次测量在同一分接位置,便于比较。
应保证测量阻抗的接线钳与套管线夹紧密接触。如果套管线夹上有导电膏或锈迹,必须使用砂布或干燥的棉布擦拭干净。
本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得打开与测量无关的其他软件。
本设备采用通用操作系统,有系统中毒和崩溃的可能。
一旦发生系统异常,一般可以通过重新启动软件排除。
本设备不具有防水功能,请勿在雨天露天使用。
本设备不用时放入包装箱,包装箱平时至于平放状态。
本设备报废后的处置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或交本公司处置。
用户如在阅读本说明书后仍有疑惑,请直接与本公司售后服务部门联系。
一 系统简介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用于测试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及其它特殊用途的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在运行或者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各种故障短路电流的冲击或者物理撞击,在短路电流产生的强大电动力作用下,变压器绕组可能失去稳定性,导致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长久变形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按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911-2004采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测量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是通过检测变压器各个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根据幅频响应特性的变化程度,判断变压器绕组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
1、主要技术特点
采用扫频法对变压器绕组特性进行测量,不对变压器吊罩、拆装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各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对6kV及以上变压器,准确测量绕组的扭曲、鼓包或移位等变形情况。
测量速度快,对单个绕组测量时间3分钟以内。
频率精度非常高,精度高于0.001% 。
数字化频率合成,频率稳定性更高。
5000V电压隔离、充分保护测试电脑。
可同时加载9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
分析软件功能强大,软件、硬件指标满足国标DL/T911-2004。
软件管理人性化、智能化程度高,设置好参数后,只需按一个键便可完成所有测量工作。
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分析、存储、报告导出、打印等菜单一目了然。
2、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速度:单相绕组1.5分钟-3分钟
输出电压:Vpp-10V(25V),测试中自动调整
输出阻抗:50Ω
输入阻抗:1MΩ (响应通道内置50Ω匹配电阻)
扫频范围:50Hz-2MHz 或 50Hz-10MHz(选配)
频率精度: 0.001%
扫频方式:线性或对数,扫频间隔和点数可任意设置
曲线显示:幅频曲线(相频曲线,选配)
测量动态范围宽:-120dB~20dB
供电电压:AC220V±10%
主机重量:仅2 kg
3、测试分析软件主要特色
采用windows平台,兼容Window 2000/Window XP/Windows7/windows8。
采用数据库保存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的管理简洁方便。
可以同时加载 9 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
软件管理功能强大,充分考虑现场使用的需要,测量数据自动存盘、自动导出生成Word版测试报告(需安装相应的Office软件)或JPG图片报告,方便用户出测试报告。
软件人性化特点明显,测量的各种条件多为选择项,不用在现场做很多的输入,使用更加方便。
软件智能化程度高,在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好之后,只需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测量工作。
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实用。
系统简明操作流程
采集器接地
采集器与变压器绕组接线
采集器与计算机接线
计算机开机
采集器上电
登录软件
录入信息
选择终止频率,调整测试参数
选择绕组
开始测试
更换测试绕组
选择绕组
开始测试
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完成所有绕组测试
保存数据
数据分析
报告导出
关闭软件
关闭采集器电源
拆开采集器与计算机的接线
拆开变压器接线
测试完成。
二 准备工作
注:使用说明书中涉及计算机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不在本使用说明书中,请参考相关的计算机书籍。
注:使用说明书中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Windows7操作系统为基础,其他Windows系统的操作与Windows 7操作的差别不在本使用说明书之内,请参考相关的计算机书籍。
三 试验接线
3.1面板介绍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面板如图1所示。
前面板:1、接线端子:激励端、输入端、响应端 2、开关/指示灯(电源接通后点亮)
后面板:1、供电电源插座 2、USB通讯接口 3、接地端子
进行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时的外部接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仪器的 激励端 通过输入电阻(内阻)将扫频电压信号输入被试变压器绕组的首端,首端的电压信号输入仪器的 输入端 ,被试变压器绕组末端的电压信号输入到仪器 响应端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接地”、“被试变压器”的外壳和铁芯一起接地。
3.2绕组的接线方式
绕组变形频率响应测试的扫频信号建议从绕组的末端注入,首端输出,非被试绕组悬空。根据变压器的不同接线组别,绕组变形测试的接线方式也不同。
YN接线
扫频信号输入阻抗接于中性点O,扫频信号输出阻抗分别接在A、B、C上。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将非测量相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上的低阻抗来吸收。如图3所示。
Y接线
由于中性点未引出,应按以下方式接线,如图4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A,输出阻抗接在B测试。
输入阻抗接于B,输出阻抗接在C测试。
输入阻抗接于C,输出阻抗接在A测试。
内连接△接线
内连接Δ接线绕组的接线方式如图5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c,输出阻抗接在a相,代表a相。
输入阻抗接于a,输出阻抗接在b相,代表b相。
输入阻抗接于b,输出阻抗接在c相,代表c相。
由于内连接Δ接线非测量的两个绕组串联后并联在回路中,理论上说对测试过程是有影响的。如果衰减超过10dB后,则可以认为非测量线圈的影响可以忽略。
外连接Δ接线
如果绕组解开测量的接线方式如图6所示。如果不解开连接,可以看作内连接Δ接线,接线方式如图7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x,输出阻抗接在a相,代表a相。
输入阻抗接于y,输出阻抗接在b相,代表b相。
输入阻抗接于z,输出阻抗接在c相,代表c相。
有平衡绕组的变压器
对于有平衡绕组的变压器,测试时必须解开接地。如图7所示。
四 系统测试
4.1启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程序
双击桌面上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图标,启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程序。
启动过程完成后,进入标题为“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主程序界面。(双击屏幕左上角的小图标
,便可切换至桌面。测试过程中请不要点击。)
软件主界面分为7个组成部分:
(A)测试曲线显示区
该区域显示测试曲线,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dB值(幅频测试)或角度值(相频测试)。下方标签包括:
曲线类型标签:用于标识当前所显示的内容是“幅频曲线”还是“相频曲线”。 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两种类型间进行切换(需硬件支持)。
扫描模式标签:用于显示当前扫描模式是线性扫描还是对数扫描,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两种模式间切换。
起始频率标签:用于显示当前的扫描起始频率,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不同的起始频率间切换。
终止频率标签:用于显示当前的扫描终止频率。
扫描点数标签:用于显示当前扫描的总点数,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不同的点数间切换。
(B)状态显示区
状态显示区显示当前设备的工作状态。
(C)操作区
操作区有开始
和终止
两个按钮,该按钮在测试中会根据使用状态轮流显示,停止状态时显示“start开始”,开始状态时显示“stop停止”。
在按钮下方有当前状态显示标签,用于显示设备当前的状态:
“脱机状态”:计算机工作与脱机状态,只能进行数据读取和打印等功能。
“设备连接”:计算机与设备已经连接,可以进行测试。
“设备断开”:计算机与设备断开,无法进行测试,一般需重新连接并重启软件。
(D)测试参数设置区
D区显示参数设置窗口,该窗口用于设置测试参数,分别可以设置绕组接法、待测绕组类别与编号、扫描终止频率等参数。
(E)曲线描述区
E区显示当前曲线的描述信息,所有标签的颜色代表了与之颜色对应的曲线的描述信息。
(F)数据选择区
右上角(F)为数据选择区,测试数据采用分级管理,一个为变电站名称,**级为变压器名称,第三级为变压器的绕组类别和编号,后一层为已经存在数据,数据名称采用“数据类型@测试时间”的方式显示。该部分显示的数据与(A)区所对应的标签内容相配合,当显示为“幅频曲线”时,数据选择区显示幅频曲线的测试结果,当显示为“相频曲线”时,数据选择区显示相频曲线的测试结果。
当显示为“幅频曲线”或“相频曲线”时,点击相应的数据,则测试结果显示在A区中。
(G)功能按钮区
功能按钮区(G)按钮会根据使用功能自动切换,动态显示。
“保存”:用于保存当前的测试结果,
“DSA分析”:用于进行相关性分析。
退出系统。
4.2频响法测试
环境与接线确认
系统接线完全按照3.2绕组的接线方式的要求进行
变压器分接位置调至阻抗大档(一分接)
周围环境无强电磁和造影干扰
登录软件
双击桌面上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按钮,系统闪过欢迎界面后,系统进入测试界面,此时,如果设备未连接,系统会提示如下对话框:
当出现以上对话框时,一般是由于设备未连接所致,此时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已经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检查设备电源是否已经打开。
录入信息
如果设备已经连接,则可以进入变压器信息录入界面(如下图),在对应的文本框中输入或选择相应的信息,点击保存按钮,系统进入测试界面。
信息录入时请参照变压器铭牌认真输入,所有的信息将自动与测试结果保存到一起,如果输入错误,可能会对报告内容造成影响。
扫描模式确认与修改
1、选择扫描模式
点击“终止频率”
选择测试的终止频率,系统按照已经设定的扫描参数,自动将参数设置为设定的参数,参数主要包括起始频率、扫描模式、扫描点数,如需进行调整,可以在A区相应的参数标签上进行点击,则自动进行切换(当鼠标指针移动到可以变化的标签上时,标签自动变为绿色)。
2、更改默认信息
如希望重新调整默认设置信息,用鼠标右键点击“终止频率”
按钮,弹出功能菜单,选择“模式设置”,弹出信息设置窗口(如下图),可以对默认扫描信息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重新启动软件,按照调整后的默认信息进行测试。
以上调整用于设置默认信息,信息以“终止频率”的值区分。在实际应用中,一次使用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以后如果没有法规或特殊要求,一般不进行调整。
3、更改扫描参数
扫描参数的更改用于试验需要比较复杂的参数组合时,系统不带记忆功能,软件退出后自动恢复。
在开始扫描前,点击曲线显示区域(A)中的参数标签,可以对除终止频率以外的信息进行更改,更改采用循环调整方式进行。
扫描参数更改适用于单次对测量结果有要求或进行研究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调整。
测试
设置好基本的测试信息后,即可进行频响法的数据测量,点击“START开始”
按钮,系统自动完成频率扫描。在测试过程中,
按钮变成“STOP停止”
按钮,点击该按钮,则停止当前扫描,在测试过程中,在信号曲线显示区“单击”鼠标,则测试过程暂停,再次点击继续进行。
测试完成一项后,改变接线方式,同时改变软件上的设置信息,再次点击
按钮,进行下一相的测量,重复以上的操作,直至完成所有的测量项目。
在试验过程中,鼠标在测试曲线显示区(A)双击,可以打开测试波形显示区,该区域包括波形显示以及输入电压峰峰值(红色)、响应电压峰峰值(黄色)以及放大倍率和横轴时间信息,该信息主要用于信号研究。
4.3相关性分析
在E区中的曲线自动分为三组,1-3为一组,4-6为一组,7-9为一组,每组曲线在组内进行相关性分析。点击“分析”
,系统会在左侧弹出报告显示窗口,该窗口显示目前的测试报告内容,操作者可再次对信息进行确认和录入,点击报告显示窗上的“导出”
,弹出保存对话框,可以对文件名、文件类型和保存路径进行设置。默认结果保存在D盘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报告”中,文件名以“打印报告”+“打印时间”的形式存储。
4.4数据回显
本系统可以对已经存盘的数据进行回显,在F区依次选择电站名称、变压器名称、试验类别与时间、绕组类型与时间,即可将已经完成的测试结果调出。默认显示在一条曲线的位置,随选择结果的递增,数据依次向下显示。当曲线数量到达大时(9条曲线)时,不再递增,此时,可以选择需要替换的曲线,继续进行递增替换。如发现某条曲线不需要进行分析时,可以在曲线描述信息(E)上点击鼠标右键,点击“清空曲线”,则该条曲线自动从分析列表中剔除。
E区中的曲线共分为三组,1-3为一组,4-6为一组,7-9为一组,每组曲线在组内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需要保证用于分析的曲线在同一组别内,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选择好曲线后,点击“分析”
,系统会在左侧弹出报告显示窗口,其余与4.3描述操作一致。
4.5数据保存位置
数据保存到D盘文件夹下,文件夹层级为D:\频响测试结果\电站名称\变压器编号\试验类型与测试时间\相位信息与测试时间.TXT.
文件采用纯文本保存,文件格式为
一行:变压器信息
二行:试验信息
三行:保留
四行:保留
第五行以后为测试数据,数据格式为分贝数α相位角@频率....
4.6报告保存位置
报告保存到D盘文件夹下,文件夹层级为D:\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打印时间.doc或测试报告+打印时间.jpg。
报告可能是WORD文档或者JPG图片,依据在保存时的选项而定。
五 设备维护
本节提供基本的维护资料,请尽量不要尝试去拆装、更改和维修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5.1基本维护
定期用干净的布擦拭测试仪及其附件的表面。
测试仪应放置在干净、湿度较低的位置,并防止脏污的灰尘进入测试仪内部。仪器不用时放入包装箱,包装箱平时至于平放状态。
5.2维护
由本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
六 订购与服务
6.1仪器主机自出厂之日起三年内,属产品质量问题免费包修;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坏,公司仅收取维修成本费。
6.2公司对产品提供终身维修和技术服务。
6.3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请及时与公司联系,以便为您提供便捷的处理方案。请勿自行拆卸。
附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软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Ver: 1101
打开电脑,如果已经安装过软件,请先进入c:\program files 文件夹下,选择PTS文件夹,将整个文件夹删除;如为**安装,直接进入第2步
打开安装文件包,双击setup.exe文件,打开安装文件
点击安装界面上的安装按钮,进入安装界面;
安装程序自动完成文件复制,然后弹出对话框,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
确定后,显示驱动安装界面,选择安装,进行下一步安装;
安装完毕后,显示驱动安装成功对话框,如下:
点击确定,然后点击
退出驱动安装。
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安装,
系统显示控件安装成功对话框,选择确定
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安装,
系统显示通讯模块安装程序,界面如下:
如果系统是**安装,则选择下一步直至安装完成。
如果系统已经安装过,会出现一下的安装界面,选择“修复”继续进行安装,直至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系统显示如下对话框,注意,此时选择“否”,不进行计算机重启,
安装系统将自动完成安装,待安装界面自动关闭后,系统安装完成。此时在桌面上会出现可执行文件图标,如下:

至此,测试软件安装完成。
本软件需Office2003进行Word文档输出,为配合客户使用,在安装文件包中提供了Office2003试用版的安装文件,仅供参考学习使用。
一 系统简介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用于测试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及其它特殊用途的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在运行或者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各种故障短路电流的冲击或者物理撞击,在短路电流产生的强大电动力作用下,变压器绕组可能失去稳定性,导致局部扭曲、鼓包或移位等长久变形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按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911-2004采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测量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是通过检测变压器各个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根据幅频响应特性的变化程度,判断变压器绕组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
1、主要技术特点
采用扫频法对变压器绕组特性进行测量,不对变压器吊罩、拆装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各绕组的幅频响应特性,对6kV及以上变压器,准确测量绕组的扭曲、鼓包或移位等变形情况。
测量速度快,对单个绕组测量时间3分钟以内。
频率精度非常高,精度高于0.001% 。
数字化频率合成,频率稳定性更高。
5000V电压隔离、充分保护测试电脑。
可同时加载9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
分析软件功能强大,软件、硬件指标满足国标DL/T911-2004。
软件管理人性化、智能化程度高,设置好参数后,只需按一个键便可完成所有测量工作。
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分析、存储、报告导出、打印等菜单一目了然。
现场接线简单、使用方便。
内置工控机,操作及携带更便捷。
12英寸大屏,图谱曲线更清晰。
设有两个USB接口。
二、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速度:单相绕组1分钟-3分钟
输出电压:Vpp-25V
输入阻抗:1MΩ (响应通道内置50Ω匹配电阻)
扫频范围:100Hz-2MHz
频率精度: 0.001%
扫频方式:线性或对数,扫频间隔和点数可任意设置
曲线显示:幅频曲线
测量动态范围宽:-120dB~20dB
两个采集通道,一个采集激励信号,一个采集响应信号,用于计算传递函数
采集通道量化精度:14位
采集通道静态误差:0.5%
每通道存储容量:64K样点
采集通道输入阻抗:1MΩ
供电电压:AC220V±10%
主机重量:4 kg
工控机双核CPU, 内存2G
固态硬盘(SSD):32G
Win7操作系统
显示屏:12.1英寸工业级显示屏,带触摸。
3、测试分析软件主要特色
采用windows平台,兼容Window 2000/Window XP/Windows7/windows8。
采用数据库保存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的管理简洁方便。
可以同时加载 9 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
软件管理功能强大,充分考虑现场使用的需要,测量数据自动存盘、自动导出生成Word版测试报告(需安装相应的Office软件)或JPG图片报告,方便用户出测试报告。
软件人性化特点明显,测量的各种条件多为选择项,不用在现场做很多的输入,使用更加方便。
软件智能化程度高,在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好之后,只需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测量工作。
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实用。
系统简明操作流程
采集器接地
采集器与变压器绕组接线
采集器与计算机接线
计算机开机
采集器上电
登录软件
录入信息
选择终止频率,调整测试参数
选择绕组
开始测试
更换测试绕组
选择绕组
开始测试
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完成所有绕组测试
保存数据
数据分析
报告导出
关闭软件
关闭采集器电源
拆开采集器与计算机的接线
拆开变压器接线
测试完成。
二 准备工作
注:使用说明书中涉及计算机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不在本使用说明书中,请参考相关的计算机书籍。
注:使用说明书中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Windows7操作系统为基础,其他Windows系统的操作与Windows 7操作的差别不在本使用说明书之内,请参考相关的计算机书籍。
三 试验接线
3.1面板介绍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面板如图1所示。
进行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时的外部接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仪器的 激励端 通过输入电阻(内阻)将扫频电压信号输入被试变压器绕组的首端,首端的电压信号输入仪器的 输入端 ,被试变压器绕组末端的电压信号输入到仪器 响应端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接地”、“被试变压器”的外壳和铁芯一起接地。
3.2绕组的接线方式
绕组变形频率响应测试的扫频信号建议从绕组的末端注入,首端输出,非被试绕组悬空。根据变压器的不同接线组别,绕组变形测试的接线方式也不同。
YN接线
扫频信号输入阻抗接于中性点O,扫频信号输出阻抗分别接在A、B、C上。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将非测量相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上的低阻抗来吸收。如图3所示。
Y接线
由于中性点未引出,应按以下方式接线,如图4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A,输出阻抗接在B测试。
输入阻抗接于B,输出阻抗接在C测试。
输入阻抗接于C,输出阻抗接在A测试。
内连接△接线
内连接Δ接线绕组的接线方式如图5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c,输出阻抗接在a相,代表a相。
输入阻抗接于a,输出阻抗接在b相,代表b相。
输入阻抗接于b,输出阻抗接在c相,代表c相。
由于内连接Δ接线非测量的两个绕组串联后并联在回路中,理论上说对测试过程是有影响的。如果衰减超过10dB后,则可以认为非测量线圈的影响可以忽略。
外连接Δ接线
如果绕组解开测量的接线方式如图6所示。如果不解开连接,可以看作内连接Δ接线,接线方式如图7所示。
输入阻抗接于x,输出阻抗接在a相,代表a相。
输入阻抗接于y,输出阻抗接在b相,代表b相。
输入阻抗接于z,输出阻抗接在c相,代表c相。
有平衡绕组的变压器
对于有平衡绕组的变压器,测试时必须解开接地。如图7所示。
四 系统测试
4.1启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程序
双击桌面上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图标,启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系统”程序。
启动过程完成后,进入标题为“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的主程序界面。(双击屏幕左上角的小图标
,便可切换至桌面。测试过程中请不要点击。)
软件主界面分为7个组成部分:
(A)测试曲线显示区
该区域显示测试曲线,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dB值(幅频测试)或角度值(相频测试)。下方标签包括:
曲线类型标签:用于标识当前所显示的内容是“幅频曲线”还是“相频曲线”。 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两种类型间进行切换(需硬件支持)。
扫描模式标签:用于显示当前扫描模式是线性扫描还是对数扫描,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两种模式间切换。
起始频率标签:用于显示当前的扫描起始频率,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不同的起始频率间切换。
终止频率标签:用于显示当前的扫描终止频率。
扫描点数标签:用于显示当前扫描的总点数,点击该标签,可以在不同的点数间切换。
(B)状态显示区
状态显示区显示当前设备的工作状态。
(C)操作区
操作区有开始
和终止
两个按钮,该按钮在测试中会根据使用状态轮流显示,停止状态时显示“start开始”,开始状态时显示“stop停止”。
在按钮下方有当前状态显示标签,用于显示设备当前的状态:
“脱机状态”:计算机工作与脱机状态,只能进行数据读取和打印等功能。
“设备连接”:计算机与设备已经连接,可以进行测试。
“设备断开”:计算机与设备断开,无法进行测试,一般需重新连接并重启软件。
(D)测试参数设置区
D区显示参数设置窗口,该窗口用于设置测试参数,分别可以设置绕组接法、待测绕组类别与编号、扫描终止频率等参数。
(E)曲线描述区
E区显示当前曲线的描述信息,所有标签的颜色代表了与之颜色对应的曲线的描述信息。
(F)数据选择区
右上角(F)为数据选择区,测试数据采用分级管理,一个为变电站名称,**级为变压器名称,第三级为变压器的绕组类别和编号,后一层为已经存在数据,数据名称采用“数据类型@测试时间”的方式显示。该部分显示的数据与(A)区所对应的标签内容相配合,当显示为“幅频曲线”时,数据选择区显示幅频曲线的测试结果,当显示为“相频曲线”时,数据选择区显示相频曲线的测试结果。
当显示为“幅频曲线”或“相频曲线”时,点击相应的数据,则测试结果显示在A区中。
(G)功能按钮区
功能按钮区(G)按钮会根据使用功能自动切换,动态显示。
“保存”:用于保存当前的测试结果,
“DSA分析”:用于进行相关性分析。
退出系统。
4.2频响法测试
环境与接线确认
系统接线完全按照3.2绕组的接线方式的要求进行
变压器分接位置调至阻抗大档(一分接)
周围环境无强电磁和造影干扰
登录软件
双击桌面上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按钮,系统闪过欢迎界面后,系统进入测试界面,此时,如果设备未连接,系统会提示如下对话框:
当出现以上对话框时,一般是由于设备未连接所致,此时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已经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检查设备电源是否已经打开。
录入信息
如果设备已经连接,则可以进入变压器信息录入界面(如下图),在对应的文本框中输入或选择相应的信息,点击保存按钮,系统进入测试界面。
信息录入时请参照变压器铭牌认真输入,所有的信息将自动与测试结果保存到一起,如果输入错误,可能会对报告内容造成影响。
扫描模式确认与修改
1、选择扫描模式
点击“终止频率”
选择测试的终止频率,系统按照已经设定的扫描参数,自动将参数设置为设定的参数,参数主要包括起始频率、扫描模式、扫描点数,如需进行调整,可以在A区相应的参数标签上进行点击,则自动进行切换(当鼠标指针移动到可以变化的标签上时,标签自动变为绿色)。
2、更改默认信息
如希望重新调整默认设置信息,用鼠标右键点击“终止频率”
按钮,弹出功能菜单,选择“模式设置”,弹出信息设置窗口(如下图),可以对默认扫描信息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重新启动软件,按照调整后的默认信息进行测试。
以上调整用于设置默认信息,信息以“终止频率”的值区分。在实际应用中,一次使用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以后如果没有法规或特殊要求,一般不进行调整。
3、更改扫描参数
扫描参数的更改用于试验需要比较复杂的参数组合时,系统不带记忆功能,软件退出后自动恢复。
在开始扫描前,点击曲线显示区域(A)中的参数标签,可以对除终止频率以外的信息进行更改,更改采用循环调整方式进行。
扫描参数更改适用于单次对测量结果有要求或进行研究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调整。
测试
设置好基本的测试信息后,即可进行频响法的数据测量,点击“START开始”
按钮,系统自动完成频率扫描。在测试过程中,
按钮变成“STOP停止”
按钮,点击该按钮,则停止当前扫描,在测试过程中,在信号曲线显示区“单击”鼠标,则测试过程暂停,再次点击继续进行。
测试完成一项后,改变接线方式,同时改变软件上的设置信息,再次点击
按钮,进行下一相的测量,重复以上的操作,直至完成所有的测量项目。
在试验过程中,鼠标在测试曲线显示区(A)双击,可以打开测试波形显示区,该区域包括波形显示以及输入电压峰峰值(红色)、响应电压峰峰值(黄色)以及放大倍率和横轴时间信息,该信息主要用于信号研究。
4.3相关性分析
在E区中的曲线自动分为三组,1-3为一组,4-6为一组,7-9为一组,每组曲线在组内进行相关性分析。点击“分析”
,系统会在左侧弹出报告显示窗口,该窗口显示目前的测试报告内容,操作者可再次对信息进行确认和录入,点击报告显示窗上的“导出”
,弹出保存对话框,可以对文件名、文件类型和保存路径进行设置。默认结果保存在D盘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报告”中,文件名以“打印报告”+“打印时间”的形式存储。
4.4数据回显
本系统可以对已经存盘的数据进行回显,在F区依次选择电站名称、变压器名称、试验类别与时间、绕组类型与时间,即可将已经完成的测试结果调出。默认显示在一条曲线的位置,随选择结果的递增,数据依次向下显示。当曲线数量到达大时(9条曲线)时,不再递增,此时,可以选择需要替换的曲线,继续进行递增替换。如发现某条曲线不需要进行分析时,可以在曲线描述信息(E)上点击鼠标右键,点击“清空曲线”,则该条曲线自动从分析列表中剔除。
E区中的曲线共分为三组,1-3为一组,4-6为一组,7-9为一组,每组曲线在组内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此,需要保证用于分析的曲线在同一组别内,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
选择好曲线后,点击“分析”
,系统会在左侧弹出报告显示窗口,其余与4.3描述操作一致。
4.5数据保存位置
数据保存到D盘文件夹下,文件夹层级为D:\频响测试结果\电站名称\变压器编号\试验类型与测试时间\相位信息与测试时间.TXT.
文件采用纯文本保存,文件格式为
一行:变压器信息
二行:试验信息
三行:保留
四行:保留
第五行以后为测试数据,数据格式为分贝数α相位角@频率....
4.6报告保存位置
报告保存到D盘文件夹下,文件夹层级为D:\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打印时间.doc或测试报告+打印时间.jpg。
报告可能是WORD文档或者JPG图片,依据在保存时的选项而定。
五 设备维护
本节提供基本的维护资料,请尽量不要尝试去拆装、更改和维修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5.1基本维护
定期用干净的布擦拭测试仪及其附件的表面。
测试仪应放置在干净、湿度较低的位置,并防止脏污的灰尘进入测试仪内部。仪器不用时放入包装箱,包装箱平时至于平放状态。
5.2维护
由本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进行。
六 订购与服务
6.1仪器主机自出厂之日起三年内,属产品质量问题免费包修;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坏,公司仅收取维修成本费。
6.2公司对产品提供终身维修和技术服务。
6.3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请及时与公司联系,以便为您提供便捷的处理方案。请勿自行拆卸。
附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软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Ver: 1101
打开电脑,如果已经安装过软件,请先进入c:\program files 文件夹下,选择PTS文件夹,将整个文件夹删除;如为**安装,直接进入第2步
打开安装文件包,双击setup.exe文件,打开安装文件
点击安装界面上的安装按钮,进入安装界面;
安装程序自动完成文件复制,然后弹出对话框,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
确定后,显示驱动安装界面,选择安装,进行下一步安装;
安装完毕后,显示驱动安装成功对话框,如下:
点击确定,然后点击
退出驱动安装。
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安装,
系统显示控件安装成功对话框,选择确定
选择确定,进入下一步安装,
系统显示通讯模块安装程序,界面如下:
如果系统是**安装,则选择下一步直至安装完成。
如果系统已经安装过,会出现一下的安装界面,选择“修复”继续进行安装,直至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系统显示如下对话框,注意,此时选择“否”,不进行计算机重启,
安装系统将自动完成安装,待安装界面自动关闭后,系统安装完成。此时在桌面上会出现可执行文件图标,如下:

至此,测试软件安装完成。
本软件需Office2003进行Word文档输出,为配合客户使用,在安装文件包中提供了Office2003试用版的安装文件,仅供参考学习使用。

一.规则及注意事项
感谢您购买了本公司接地电阻测试仪,在你初次使用该仪器前,为避免发生可能的触电或人身伤害,请一定:详细阅读并严格遵守本手册所列出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任何情况下,使用本仪表应特别注意。
本仪表根据IEC61010规格进行设计、生产、检验。
任何情况下,使用本仪表应特别注意。
测量时,移动电话等高频信号发生器请勿在仪表旁使用,以免引起误差。
注意本仪表机身的标贴文字及符号。
使用前应确认仪表及附件完好,仪表、测试线绝缘层无破损、无裸露、无断线才能使用。
测量过程中,严禁接触裸露导体及正在测量的回路。
确认导线的连接插头已紧密地插入仪表接口内。
请勿在测试端与接口之间施加超过600V的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否则可能损坏仪表。
请勿在易燃性场所测量,火花可能引起爆炸。
仪表在使用中,机壳或测试线发生断裂而造成金属外露时,请停止使用。
请勿于高温潮湿,有结露的场所及日光直射下长时间放置和存放仪表。
更换电池时,请确认测试线已移离仪表,仪表处于关机状态。
仪表显示电池电压低符号“
”,应及时更换电池。
注意本仪表所规定的测量范围及使用环境。
使用、拆卸、校准、维修本仪表,必须由有授权资格的人员操作。
由于本仪表原因,继续使用会带来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封存,由有授权资格的机构处理。
仪表及手册中的“
”警告标志,使用者必须严格依照本手册内容进行操作。
二、简介
接地电阻测试仪又名四线接地测试仪、精密接地电阻测试仪等是检验测量接地电阻常用仪表的常用仪表,采用了超大LCD灰白屏背光显示和微处理机技术,满足二、三、四线测试电阻和土壤电阻率要求。适用于电信、电力、气象、机房、油田、电力配电线路、铁塔输电线路、加油站、工厂接地网、避雷针等。仪表测试精准、快速、简捷、稳定可靠等特点。
接地电阻测试仪由微处理器控制,可自动检测各接口连接状况及地网的干扰电压、干扰频率,并且具测试辅助接地极电阻值功能。同时存储500组数据,电阻测量范围:0.01Ω~30.00kΩ,接地电压范围:0.01~600V。
三.量程及精度
测量功能
|
测量范围
|
精度
|
分辨率
|
接地电阻
(R)
|
0.00Ω~30.00Ω
|
±2%rdg±5dgt (注1)
|
0.01Ω
|
30.0Ω~300.0Ω
|
±2%rdg±3dgt
|
0.1Ω
|
300Ω~3000Ω
|
±2%rdg±3dgt
|
1Ω
|
3.00kΩ~30.00kΩ
|
±2%rdg±3dgt
|
10Ω
|
土壤电阻率
(ρ)
|
0.00Ωm~99.99Ωm
|
ρ=2πaR (注2)
|
0.01Ωm
|
100.0Ωm~999.9Ωm
|
0.1Ωm
|
1000Ωm~9999Ωm
|
1Ωm
|
10.00kΩm~99.99kΩm
|
10Ωm
|
100.0kΩm~999.9kΩm
|
100Ωm
|
1000kΩm~9999kΩm
|
1kΩm
|
接地电压
|
AC 0.00~600V
|
±2%rdg±3dgt
|
0.01V
|
注:1. 基准条件:Rh Rs<100Ω时的精度。
工作条件:Rh max=3kΩ+100R<50kΩ;Rs max=3kΩ+100R<50kΩ
2.取决于R的测量精度而定,π=3.14, a:1 m~100m;
四.技术规格
功 能
|
二三四线测量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
接地电压、交流电压测量
|
环境温度湿度
|
23℃±5℃,75%rh以下
|
电 源
|
DC 9V 6节LR14干电池连续待机100小时以上
|
干扰电压
|
<20V(应避免)
|
干扰电流
|
<2A(应避免)
|
测R时电极间距
|
a>5d
|
测ρ时电极间距
|
a>20h
|
辅助接地电阻值
|
基准条件<100Ω,工作条件<5kΩ
|
量 程
|
接地电阻:0.00Ω~30.00kΩ
|
土壤电阻率:0.00Ωm~9999kΩm
|
接地电压:0.00V~600.0V
|
测量方式
|
精密4线、3线法测量、简易2线测量接地电阻
|
测量方法
|
接地电阻:额定电流变极法
土壤电阻率:四极法
接地电压:平均值整流(S-ES接口间)
|
测试频率
|
128Hz
|
短路测试电流
|
AC >20mA(正弦波)
|
开路测试电压
|
AC 28V max
|
电极间距范围
|
可设定1m~100m
|
换 档
|
接地电阻:0.00Ω~30.00kΩ全自动换档
|
土壤电阻率:0.00Ωm~9000kΩm全自动换档
|
背 光
|
可控灰白色背光,适合昏暗场所使用
|
显示模式
|
4位超大LCD显示,灰白色背光
|
测量指示
|
测量中LED闪烁
|
LCD尺寸
|
111mm×68mm
|
LCD显示域
|
108mm×65mm
|
仪表尺寸
|
长宽高:240mm×188mm×85mm
|
标准测试线
|
4条:红色15m,黑色15m,黄色10m,绿色10m各1条
|
简易测试线
|
2条:黄色1.5m,绿色1.5m各1条
|
辅助接地棒
|
4根
|
测量时间
|
对地电压:约3次/秒
|
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约7秒/次
|
线路电压
|
AC600V以下测量(接地电压测量功能不能用于测量商用电)
|
数据存储
|
500组,“MEM”存储指示,显示“FULL”符号表示存储已满
|
数据查阅
|
查阅数据时“MR”符号指示
|
溢出显示
|
超量程溢出时“OL”符号指示
|
报警功能
|
测量值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提示
|
电池电压
|
电池电压低符号显示
|
自动关机
|
“APO”指示,开机15分钟后自动关机
|
功 耗
|
待机: 约40mA(背光关闭)
|
开机开背光:约43mA
|
测量:约75mA(背光关闭)
|
质 量
|
仪表: 1280g(含电池)
|
测试线:1300g
|
辅助接地棒: 720g(4根)
|
工作温湿度
|
-10℃~40℃;80%rh以下
|
存放温湿度
|
-20℃~60℃;70%rh以下
|
过载保护
|
测量接地电阻:H-E、S-ES各端口间AC 280V/3秒
|
绝缘电阻
|
20MΩ以上(电路与外壳之间500V)
|
耐 压
|
AC 3700V/rms(电路与外壳之间)
|
电磁特性
|
IEC61326(EMC)
|
适合安规
|
IEC61010-1(CAT Ⅲ 300V、CAT IV 150V、污染度2);
IEC61010-031;
IEC61557-1(接地电阻);
IEC61557-5(土壤电阻率);
JJG 366-2004。
|
五.结构
1. LCD 2. H接口:电流极 3. S接口:电压极
4. ES接口:辅助接地极 5.E接口:接地极 6. 功能按键
7. 档位选择键 8. 测试按键 9. 鳄鱼夹
10.测试线 11. 接地棒
12. 简易测试线 13.简易测试线短接头
六.测量原理
1.对地电压测量采用平均值整流法。
2.接地电阻测量采用额定电流变极法,即在测量对象E接地极和H电流极之间流动交流额定电流I,求取E接地极和S电压极的电位差V,并根据公式R=V/I计算接地电阻值R。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度,设计了四线法,增加ES辅助地极,实际测试时ES与E夹在接地体的同一点上。四线法测试能消除被测接地体、辅助接地棒、测试夹、仪表输入接口表面之间的接触电阻(通常有污垢或生锈)对测量的影响,能消除线阻对测量的影响,更精密。
3.其工作误差(B)是额定工作条件内所得误差,由使用仪表存在的固有误差(A)和变动误差(Ei)计算得出。
A: 固有误差 E2:电源电压变化产生的变动
E3: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动 E4:干扰电压变化产生的变动
E5:接触电极电阻产生的变动
4.土壤电阻率(ρ)测量采用4极法(温纳法):E接地极与H电流极间流动交流电流I,求S电压极与ES辅助地极间的电位差V,电位差V除以交流电流I得到接地电阻值R,电极间隔距离为a(m),根据公式ρ=2πaR(Ωm)得出土壤电阻率的值,H-S的间距与S-ES的间距相等时(都为a)即为温纳法。为了计算方便,请让电极间距a远大于埋设深度h,一般应满足a>20h,见下图。
七.操作方法
1.开关机
按功能选择键旋转到相应档位实现开机,旋转到OFF位置关机。开机后有下角显示“APO”,不操作时15分钟后自动关机。
2.电池电压检查
开机后,如果LCD显示电池电压低符号“
”,表示电池电量不足,请及时更换电池。
3.接地电压测试
|
接地电压测试时需要使用1根辅助接地棒。
|
仪表只要通过测试线和辅助接地棒与大地有连接,仪表接口的其他测试线就不能接入商用电源的L、N线中,否则引起漏电,断路器可能启动,有危险。
|
接地电压测试不能超过600V。
|
接地电压:即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设备的外壳、接地线、接地体等与零电位点之间的电位差,接地电压就是以大地为参考点,与大地的电位差,大地为零电位点。
接地电压测试时需要使用一根辅助接地棒,注意与商用交流电压测试的区别。参见下图:仪表、辅助接地棒、测试线都连接好后,开机后,将功能选择键转到U档,LCD显示测试结果。
4.线阻校验
为了提高现场测量接地电阻的精密性、稳定性,避免因测试线长时间使用线阻变化引起的误差;避免因测试线未完全插入仪表接口或接触不好引起的误差;避免因用户更换或加长测试线引起的误差等,特设计了线阻校验功能,对于低值电阻测量更加准确。
连接好测试线与仪表后,将所有测试线的另一端短接,如下图,按功能键R按钮钮切换至对应的接地电阻测量档位,按“
”键开始校验,校验中LED指示灯闪烁,LCD倒计数显示,校验完毕LCD显示线阻值并将该值存储,在本次开机接地电阻测量中会自动扣除校验的线电阻值。
关机不保存校验线阻值,下次开机,需要重新校验。
5.四线精密测试接地电阻
|
在测试接地电阻时,先确认接地线的对地电压值,即H与E或S与ES的电压值必须在20V以下,若对地电压在5V以上,则接地电阻的测量值可能会产生误差,此时先将被测接地体的设备断电,使接地电压下降后再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
四线测试:四线法测试能消除被测接地体、辅助接地棒、测试夹、仪表输入接口表面之间的接触电阻(通常有污垢或生锈)对测量的影响,能消除线阻对测量的影响,优于三线测试。
参见下图:从被测物体开始,一般间隔5m~20m,分别将S、H辅助接地棒呈一直线深埋入大地,将接地测试线(黑、绿、黄、红)从仪表的E、ES、S、H接口开始对应连接到被测接地极E、辅助电压极S、辅助电流极H上。
|
被测接地体E到电流极H之间的距离,应至少是被测接地体埋入地下深度(h)的5倍,或者是被测接地体埋入地下电极长度(d)的5倍。
|
测量复杂接地系统的总接地电阻,其d的距离为该接地系统对角线的距离。
|
测试时,测试线不能相互缠绕在一起,否则可能影响测试精度。
|
对于多点独立接地系统或大地网接地系统,用户自行选用更长的测试线即可,电极间距大于被测试地网对角线长的5倍即可。如下图:
R=r1∥r2∥r3∥r4∥r5∥r6∥…∥rn(r1…rn都是独立接地点)
R——仪表读数,整个接地系统的总接地电阻值;
r1…rn——都是独立接地点,在地面下各接地体没有连接在一起;
RH——辅助电流极H的对地电阻;
RS——辅助电压极S的对地电阻;
n——独立接地点的数量,点数越多,R值越小。
6.三线测试接地电阻
三线测试:如下图,短接仪表的ES、E接口,即为三线测试,仪表操作与四线测试相同。三线测试不能消除线阻对测量的影响,也不能消除仪表与测试线间、测试线与辅助接地棒间接触电阻变化对测量的影响,测量时还需去除被测接地体表面的氧化层。
7.二线简易测试接地电阻
二线测试:此方法是不使用辅助接地棒的简易测量法,利用现有的接地电阻值小的接地极作为辅助接地极,使用2条简易测试线连接H-S接口短接、E-ES接口短接)。可以利用金属水管、消防栓等金属埋设物、商用电力系统的共同接地或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极等来代替辅助接地棒H、S,测量时注意去除所选金属辅助接地体连接点的氧化层。接线如下图,仪表操作同四线测试。
|
选用商用电源系统接地作为辅助接地极测量时,必须先确认是商用电源系统的接地极,否则断路器可能启动,有危险。
|
采用简易二线法测量接地电阻,尽量选择re值小的接地体作为辅助接地极,这样仪表读数才更接近真实值。测量时请优先选择金属水管、金属消防栓做为辅助接地极。
|
二线简易法测量接地电阻,其仪表读数为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与商用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之和,即:R=RX+re
其中:R——为仪表读数值;
RX——为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
re——为商用电力系统等共同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
那么,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为:
RX=R-re
8.土壤电阻率测试
土壤电阻率ρ是决定接地体接地电阻的重要因数。不同性质的土壤,固然有不同的土壤电阻率,就是同一种土壤,由于温度和含水量等不同,土壤电阻率也会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为了在进行接地装置设计时有正确的依据,使所设计的接地装置更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必须进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土壤电阻率用四极法(温纳法)进行测量。
根据公式ρ=2πaR(Ωm)计算土壤电阻率ρ,单位为Ωm,其中:
a——电极间距
R——S-ES电极间土壤的电阻
四极法(温纳法):按下图连接测试线,注意辅助接地棒间的间距及埋入深度,分别将H、S、ES、E辅助接地棒呈一直线深埋入大地,将接地测试线(红、黄、绿、黑)从仪表的H、S、ES、E接口开始对应连接到被测H、S、ES、E辅助接地棒上。
辅助接地棒的间距设置:连接好测试线后,开机按功能按键ρ,进入土壤电阻率测试模式,长按“SET”键(超过3秒)进入辅助接地棒的间距设置,短按“
”键移动光标,按“
”或“
”键改变当前数字大小(a值范围:1m~100m),再长按“SET”键(超过3秒)保存设定的a值,并返回土壤电阻率测试模式。
设定完a值后,在土壤电阻率测试模式下,按“TEST”键开始测试,并倒计数显示测试进度,完成测试后显示稳定的土壤电阻率值。
9.背光控制
开机后,按“
”键可以开启或关闭背光,背光功能适合于昏暗场所。每次开机默认背光关闭。
10.报警设置
开机后,短按“
”键,开启、关闭报警功能。短按“SET”键可以设置电阻报警值,按“
”键移动光标,通过按“
”或“
”键改变当前数字大小,再按“SET”键保存退出。当测量值大于报警临界设定值并已开启报警功能,仪表闪烁“
”符号,并发出“嘟--嘟--嘟--”报警声。接地电压报警设置值为100V,接地电阻报警设置值为3000Ω,土壤电阻率报警设置值为9999Ωm。如下图:
11.数据锁定/存储
开机后测量完成,短按“MEM”键锁定当前显示数据,并自动编号存储,若存储已满,仪表显示“FULL”符号。如下图:测量数据为1032Ω,短按“MEM”显示存储为第3组数据。
12.数据查阅/删除
开机或测量完成后,长按“MEM”键(超过3秒)进入数据查阅,存储数据界面和存储数据组号对应的界面交替闪烁。按“
”或“
”键以步进值为1选择查阅数组号对应数据,一直按住“
”或“
”键以步进值为5选择查阅数组号,再按“MEM”键退出查阅。见下图
查阅时下图中数字3为当前组数,6为总组数,若无存储数据,LCD显示“NULL”,见下图。
在数据查阅状态下,按“SET”键进入数据删除,按“
”或“
”键选择“NO”或“YES”, 选“NO”再按“SET”键不删除返回数据查阅状态,选“YES”再按“SET”键删除所存数据,删除后显示如下图。
八.电池说明
仪表采用了9V 6节LR14干电池供电,当电池电量减少时,电量指示条减少,当电压降到5V时,电量符号“
”显示,请及时更换电池。电压低电时影响测量准确度。
九.装箱单
仪表
|
1台
|
仪表箱
|
1个
|
辅助接地棒
|
4根
|
测试线
|
4条
|
简易测试线
|
2条
|
1.5V电池
|
6节
|
用户手册 保用证
|
1份
|
本用户手册的内容不能作为将产品用做特殊用途的理由。
本公司不负责由于使用时引起的其他损失。
本公司保留对用户手册内容修改的权利。若有修改,将不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