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接地阻抗测试仪技术规范一、概述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大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试目前主要采用工频大电流三极法测量。为了防止电网运行时产生的工频干扰,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绝缘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工频大电流法的试验电流不得小于30A。由此,就出现了试验设备笨重,试验过程复杂,试验人员工作强度大,试验时间长等诸多问题。
本仪器采用异频抗干扰技术,能在强干扰环境下准确测得工频50Hz下的数据。测试电流3A,不会引起测试时接地装置的电位过高,同时它还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故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大型接地阻抗测试仪技术规范二、性能特点
1、测量的工频等效性好。测试电流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仅与工频相差为5Hz,使用45Hz 和55Hz 两种频率进行测量。
2、抗干扰能力强。本仪器采用异频法测量,配合现代软硬件滤波技术,使得仪器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能,测试数据稳定可靠。
3、精度高。基本误差仅0.005Ω,可用来测量接地阻抗很小的大地网。
4、功能强大。可测量电流桩,电压桩,接地电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
5、操作简单。全中文菜单式操作,直接显示出测量结果。
6、布线劳动量小,无需大电流线。
大型接地阻抗测试仪技术规范三、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0~150Ω(含电流桩阻抗)
2、分 辨 率:0.001Ω
3、测量误差:±(读数×2%+0.005Ω)
4、输出电压:AC 400V (45Hz、55Hz,双频,正弦波)
5、输出电流:AC 3A (45Hz、55Hz,双频,正弦波)
6、电流输出档位3/2.5/2/1.5/1A。
7、抗干扰能力:抗工频50Hz电压10V
8、测量线要求:电流线铜芯截面积≥1.5mm2
电压线铜芯截面积≥1.0mm2
9、供电电源:AC 220V±10%,50Hz
10、外形尺寸:440×350×210mm3
11、仪器重量:23kg
大型接地阻抗测试仪技术规范四、原理

图1测量原理示意图
R0 回路电阻大约5~200Ω
Rx 测试电阻大约0~200Ω
Rf 标准电阻
测量电流线D:长度为地网对角线长度的3~5倍;线径:≥1.5mm2
测量电压线1:长度为0.618D;线径: ≥1.0mm2
测量电压线2:接被测地网
测量接 地线:接被测地网
大型接地阻抗测试仪技术规范五、面板介绍

1:电流极(C1)
2:电压极(P1)
3:电压极(P2)
4:接地网(C2)
5:数据接口
6:显示器
7:打印机
8:按键区:
“
”增大键——修改菜单内容,采用循环滚动方式。
“
”减小键——修改菜单内容,采用循环滚动方式。
“
”功能键——选择菜单项,被选中项反白字体显示。
“
”确定键——在“启动”选项上按此键约5秒进入测试状态。
9:电源开关
10:电源插座
六、测量接线

测量电流线D:线径≥1.5mm2 ,长度为地网对角线长度的3 ~ 5倍;
测量电压线1:线径≥1.0 mm2 ,长度为0.618D;
测量电压线2:接被测地网
测量接 地线:接被测地网

四极法测量时,从地网的地桩上引出二根连接线分别接到仪器的电压极P2、接地网C2两接线柱,然后按测量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七、操作步骤
1、操作步骤
(1)首先检查用于试验的电流线、电压线和地网线是否有断路现象(可以用万用表测量),地桩上的铁锈是否清理干净,其埋进深度是否合适(>0.5米),同时检查测试线与地桩的连接是否导通,如未导通,请处理后重新连接。
(2)电流测试线与电压测试线的长度比为1:0.618,电流测试线的长度应是地网对角线的3~5倍。
(3)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按规定的长度将一端与仪器相接后平行放出。另一端分别接在两个地桩上(如图3所示)。
(4)将已放好的测试线检查一遍,将万用表一端接电流线或电压线,另一端接地网线如无阻值显示即为断路,确认完好再进行测试。
(5)检查连线无误后,给仪器接上AC 220V/50Hz电源,对仪器进行通电。
(6)按测量键,开始测量。
(7)仪器显示测试结束后,记录测试数据(本仪器可多次重复测量)。
(8)关掉仪器电源后,拆除连线,测试过程结束。
2、操作说明:
(1)打开电源开关,计算机进行自检,几秒钟后,液晶屏显示中文主菜单如图5所示,表示自检成功。

(2)按
键,可移动光标至各菜单项,并循环指示。
被选中项反白字体显示。选择键的流程见图6所示。

(3)在光标当前所示项目,按
键可进行该项菜单的变更,并循环指示,流程见图7所示。
(4)将菜单变更至与测试要求相对应后即可按选择键进行下个项目的选择。
3、测试:
打开电源开关,当光标在测试项目上时,按确认键并保持大约5秒钟后,仪器开始测试。
测试过程中显示的画面如图8(地网,变频)所示,当下面的进程到100时候测试完毕,然后显示测量结果见图9所示,此时光标指示打印机图标,按确认键打印报告。

测量结果的意义如下:
Zx: 测量的地网阻抗值
Rx: 测量的地网电阻值
V: 施加电压值
I: 试品流过的电流
F1,F2 : 试验频率
打印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解除连接线,测试完毕。
测试过程中屏幕上出现的检查电源,检查电流桩,检查电压桩,检查地网等都表示仪器自动检查,一般情况大约15秒钟左右,请耐心等候,不必着急。
4、测试菜单详细解释
(1)测量方式:
仪器可以选择三种测量方式,即“地网”,“电流桩”,“电压桩”。他们的作用分别是测量地网阻抗,电流桩阻抗,电压桩阻抗.一般情况下做实验的时候应选择“地网”来测量大地网的阻抗。而当用户要求测量电流桩或电压桩阻抗的时候可以选择后它们再直接测量.
(2)频率选择:
仪器可以选择两种测量频率,即“变频”和 “定频”。
在现场做试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变频”来做实验,这样测量能够消除现场的电磁场干扰。
“定频”方式只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的时候才能使用。
“变频”采用的是45Hz和55Hz双变频来测量,而“定频”采用的是严格50Hz来测量。
(3)电流选择:
仪器提供3A、2.5A 、2A 、1.5A 、1A 9种测量电流。
一般情况下,根据电流桩阻抗的大小来选择测试电流,使用3A电流即可。
(4)自动打印:
当光标在电流上时候,按一下“确认”键,在屏幕左下角会出现或消失打印机小符号,代表选择或取消自动打印功能。当选择自动打印时候,测试完毕,仪器自动打印结果。当取消自动打印时候,如果想打印结果,需要手动打印结果。
(5)手动打印
仪器测试完毕,出现图9所示界面。按
键可以在print 、quit之间选择。
如果选择print(打印) ,按“确认”键,就会打印结果。
如果选择“quit(退出) ,按“确认”键,就会返回初始界面如图5所示。
5、测试过程中仪器自诊说明
(1)“请开机重启”时候 ,可能是仪器内部电源保护,关机重启。
(2)“电源模块错误,请联系厂家”时候,把光标移动到“地网”上,按10下“确认”键,听到仪器喇叭响一声,并且在屏幕的左下角出现一个反色的打印机符号。然后关机重启。如果继续无法测试,请联系厂家。
(3)测试电流为0.0A时候,可能“电流线”连线与“电流极”地桩接触不好或地桩太少,需增加地桩,减少回路电阻。
地桩深度不少于0.5m。电流桩电阻应该小于200Ω。
(4)若仪器显示的测量值极低(<0.01Ω)则可能是电压线未连接上。
(5)检测时候,如果测试电阻小于20Ω的时候,建议测试电流使用2A,以免电流突然升大损坏仪器。
上海1月24日电
(记者 姜泓冰)中国正在开启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今天,五只BMA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创造中心亮相,成为国际上**成功构建的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该成果已于今天凌晨在我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这批生物节律克隆猴模型将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研发等提供新型高效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提高**研发成功率,加快我国新药创制与研发的进程。
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都拥有按时间节奏调节自身活动的本领,被称为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在维持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如睡眠/觉醒系统、体温、代谢和器官功能等)、适应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类病(如抑郁症)、糖尿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等病密切相关。
要研究生物节律紊乱机理和相关病,以往只能采用小鼠和果蝇等传统模式动物,因其与人的昼夜活动周期、脑结构和代谢速率等存在明显差异,极大地制约了生物节律紊乱机理研究和相关病**手段的研发,而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接近,是研究节律紊乱相关病机理和诊治手段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因此建立非人灵长类生物节律紊乱模型迫在眉睫。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创造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节律紊乱等相关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构建,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脑认知与类脑前沿研究”和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全脑神经联接图谱与克隆猴模型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利用CRISPR/Cas9方法,敲除了猴胚胎中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产生了一批BMAL1缺失的猕猴,行为学分析表明这些猕猴具有昼夜活动紊乱、睡眠障碍、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表型,血液分析也表明其与炎症、睡眠障碍、抑郁等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为模拟人的节律紊乱相关病迈出了关键的一步。